Page 113 - 校刊第十五期
P. 113

興致高昂,看得非常入迷。  懂,也是此次來法院學習感到最困難之處,而坐在一旁的姊姊竟  雖然雙方都講得口沫橫飛,支持不同論點,但是我卻覺得艱澀難  告和被告律師(白色法袍),程序完備後隨即展開辯論。辯論時,  們到民事庭,民事庭參觀的位置安排與刑事庭大同小異,增加原  醒,這樣的情形重複好幾次,整個開庭過程才算是結束。接著我  不清楚程序的被告,急於澄清自己的清白,此時法官就會出來提  可以正式開庭,接著就展開了法官與被告的一問一答。但常常有  裡,法官必須依據  法袍)、而左右兩側分別是被告和檢察官(紫色法袍)。刑事庭  色法袍)、下面坐在一起的是書記官(黑色法袍)和通譯(棕色  是刑事庭,各個工作人員分配的位置是:坐在最高位的法官(藍  灣  凡又瑣碎的工作。」因此,姊姊帶我走訪  都那麼激烈、有條理嗎?」姊姊說:「當然不是啊!更多的是平  景的姊姊:「法庭上的辯論真的  處,但我還是詢問有法律專業背  雖然  程,情節涉略相當多法律知識,  的天才律師解決每樁案件的過  禑  名氣的戲劇  這個暑假我們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法律程序。                     〉,劇中主要描述一位自閉症
          此次的參觀,有兩樁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件,第一樁是酒駕案                  在法院裡,我們共參觀刑事庭和民事庭二處,首次旁聽的  韓國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串流平台盛行,有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灣          ── 〈非常律師禹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法律有不同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刑事訴訟法第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 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詢問被告相關問題後,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北地方法院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,了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福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年樸班 / 黃苡庭

          境,經常是不穩定的,整體社  命危險。拾荒者面臨的收入困  許多病痛上身,不時還會有生  拾荒工作不僅困難,還會遭致  只能被迫靠拾荒養活自己,而  不易找工作,也無一技之長,  五十五歲以上,因為老年人較  是貧窮的弱勢族群,年齡介在  如小山丘  色推車,推車上放滿許多堆積  看見一位年長阿嬤拖著一輛藍  多麼艱難。某日,我回到老家,  以我們不知道貧困人家過的有  社會關懷  更多法律新知。  解其中冰山一角罷了,希望未來有機會還能再更深入鑽研,探索  在我眼中不只一道道繁複的程序,雖然有了學習經驗,但我僅了  知所措,於是決定先行離去,現在回想起來仍餘悸猶存!  而法官派出法警安撫他的情緒,當下氛圍讓我跟姊姊稍有驚惶不  詐欺案,本案被告,情緒非常地不穩定,認為自己是被冤枉的,  覺得非常認同,因為在犯罪後才來後悔是沒有用的;另一樁則是  處,這時法官說了一句:「希望你在犯罪前可以想到這些。」我  件,被告一直向法官請求易科罰金機會,甚至還道出了自己的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們是拾荒者,大多數         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似乎沒有為吃穿用度而發愁的時候,所  經過這兩次的走訪,驗證姊姊的話,執法人員日常的工作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收紙箱。                   — 走進拾荒者的生活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盧雨廷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年樸班 / 張佩沄

        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0
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   113   114   115   116   117   118